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分享
- 时间:2019-05-20 11:03:12
- 来源:
- 点击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qI7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qI7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qI7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从去年四月份决定考研据现在刚好一年,如今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回想起自己考研这一年来所走过的路,从以前的兵荒马乱到此刻的心如止水,这途中的辛酸,痛苦,挣扎和迷茫竟真实地仿佛昨天发生的一般。我索性决定把自己考研过程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人。qI7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院校选择】
其实我是从10月份才真正确定下来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一开始在院校的选择上我和父母有很大的分歧,我希望去到更优秀的平台,遇到更优秀的人、看更多美丽的风景。而我的父母却追求稳妥劝我报考我的本科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可能是因为是跨考生或多或少有些不自信,在与父母多方面的拉扯后,我妥协了。但是随着考研复习的进行,这个决定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10月爆炸了。我哭着给吴老师打电话,她建议我先来上以下集训,最后看我的学习效果再决定院校。当天晚上我就买了车票踏上了从长春到北京的旅程。在短短14天的集训中,我仿佛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课上辅导我中教史的高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北师有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大家可以挑战一下北师,体验一下众星拱月的感觉。”深深烙在我的心里。那颗埋藏在心里的种子因为这句话发了芽,“我要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我对自己说。 ”北师复试见!“是我和舍友告别的最后一句话。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哪里来的自信和底气,现在想想大概是通过集训脱胎换骨后已经对知识融会贯通了吧。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大家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因为选择院校的问题而纠结。而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复习,最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效果再做决定也未尝不可。
【初试备考】
我是4月到7月第一轮复习,重点看勤思的视频讲义和参考书目。7月到9月第一轮背诵。在这一过程中,我复习地有些吃力而背诵效果却不尽人意。所以报了勤思10月份的集训。正如我前面所说,集训对我的帮助很大,集训于我犹如受之以渔。集训结束后,我明显感受到我背诵更快了,知识掌握更灵活了。
10月中下旬集训结束后我便马上投入了下一阶段的复习。我不是一个死磕时间的人,反而更加注重学习效率。每天铁打不动地学习十小时:上午三个小时专业课,下午四个小时政治加英语,晚上三个小时专业课。同时,我也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从我的宿舍到图书馆需要步行10分钟,我便利用这些时间听勤思的视频课来巩固知识。把视频调到1.5倍速,走路在听,吃饭在听,上厕所也在听。到进考场之前,我一共听了6-7遍勤思的强化班视频,冲刺班视频和拔高课视频,背诵了5-6遍教原教心教研和中外教史。
【复试备考】
2019年2月18日,初试成绩公布后我便投入了复试的准备工作,因为之前已经参加过勤思初试的集训营,感觉对我帮助很大,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勤思复试定向班。勤思老师从个人亮点,中英文话题准备,名著阅读,社会热点,导师论文和笔试等方面对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辅导。所以复试过程也比较顺利。
考研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在这途中可能会筋疲力尽,焦虑迷茫。但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努力,每分每秒都拼尽全力,不轻言放弃,成功终将不期而遇。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正在奋斗在考研路上的朋友一些借鉴和启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复习,考研,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本网声明: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wangp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