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考研-学硕 > 针对院校 > 浙江师范大学 > 学员榜样库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标签:心态最重要、基础要扎实、框架要熟练、时间要抓紧
为什么考研,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三的时班里掀起考研狂潮,几乎所有同学都考虑过考研,但最终留在战场上的只有20人。由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轮番压迫,导致我每天去图书馆学习的时间缩减,最后一段时间干脆听天由命,白白浪费大好的时间。
毕业后,一直苦恼于是否要继续考研。陆陆续续也咨询过一些工作单位,不管是从薪资还是待遇,尤其是在小城市,都远远低于我的想象。和同学、家人一次又一次的聊天,最终还是选择再拼搏一次。这次我花了双倍的努力,结果是理想的,是值得的。
所以,只要你决定了考研,就不要后悔,要相信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一定会回报你的。回顾备考的日子,仿佛发生在昨天,想给后来学习的同学一点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学习的时候有所帮助。
初试
一、英语/政治
(一)英语
英语考的不是很好,本来底子也差,所以建议大家基础不太好的一定要坚持学习英语。
1. 背单词★★
大家一定要重视。一篇文章如果大多数词都不认识,一会影响心情,二会影响理解文章。但并不是背了单词,文章所有词就都认识了,有不认识才是正常的。
2. 作文★★
重要性和阅读肩比肩。
我的建议是平时老老实实做阅读,攒语感。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模版。
(1) 小作文:模版一抓一大把,找到合适的模版进行单词、词组的替换,换成自己的。
(2) 大作文:套路模版,总分总、首先其次最后、国家个人等。最重要的是练手感,多套多练。
(3) 语作文冲刺,模版总结简练到位,醍醐灌顶。
(4) 最后说,如果水平真的不好,不用多精美的语句,只要通顺,逻辑没问题也行。
(二)政治
有人说政治从9月份开始,那一定是建立在你的专业课和英语都很好的基础上。如果你既不是文科出身,又不热爱历史、哲学,那一定要提前开始学(身边考研伙伴的血泪教训和忠告!!!)就算不是正儿八经上课,也一定要没事翻翻。
背书背书背书,不是盲目背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做好将事半功倍。我的方法是建立一个三级知识框架,可以根据一级背二级。再来就是背大题,然后就是11月份的背诵大作战,每天早上背诵重点。
二、专业课
我说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同时我报名勤思考研机构,我个人认为对我帮助很大,毕竟专注做教育学考研,还是有他们自己一套方法的。
我虽然是二战,但是第一年准备因为实习和论文各种事影响,根本没怎么准备,第二年从6月开始准备。所以关于具体的学习时间节点我真的没办法确定,这个时间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进度来决定。
1. 读书、背书★
读书和背书不能盲目。扎扎实实读,知识点理解透彻是背书的基础。一句话基础决定复习的高度。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重点,在没跟勤思集之前我背书是漫无目的,觉得书上都是重点,所以每天睁眼到闭眼都在背书,效果却不高。跟了勤思才直到做框架巨重要!!!将你学过的知识从长长的一段内容,整理成一句话、一个词语,然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宏观的框架,既帮助记忆知识点,又帮助理解之间的关系。如
在整理框架时希望大家越早开始越好,越早建立宏观的框架,越帮助记忆。
2. 分类★
背书除了做章节框架,还有对比法、分类法,这些方法对后面大题也有帮助。如人物专题(儒家学派、自然教育)、国家专题(外教史—各国的法案)、时代专题(中世纪教育);理念思想对比(孟子人性论和荀子人性论)、概念辨析(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
3. 重中之重★:大概念(教育、教育学、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人物、时间线、各学派思想
4. 时间安排★: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一天要学多少时间等等。学习说白了是一步一步来的,我学习也是在摸索自己中进行的,重要的是计划中的灵活调整,如果将时间把的太死,当时间调节不好就会影响心情,打乱接下来的计划。
三、勤思★★
1. 课程
勤思课程总的来说挺值得。5门课的老师讲的比较细致、知识点讲的比较透彻。我最喜欢的是教育学原理的老师和心理学的王老师。教原本身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里面涉及的概念宏观性强,需要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能分析。教原的老师在我看来是一位知识面广且很有想法的老师,她针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是我没有见过的。教育心理学的王老师幽默诙谐,知识点的讲解生动易理解,一些需要转一个弯才能理解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也变得非常好懂。其他的老师也讲的非常好。总的来说勤思的课程帮我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 学姐
勤思的学姐辅导制度帮了我很多。我这个人有一点拖延,所以学姐很好的帮助我督促了我。学姐在背书前会划重点,不至于盲目的背,然后平时一直鼓励我,后期一直不断的给我提问问题,还找各种各样的题来让我做,让我时刻保持一个紧张的学习状态。
3. 集训
集训简直是个升华。国庆我参加的勤思三天的测试集训,自学的我成绩只有150,一度使我信心降到最低。但是在集训中又让我看到了希望。先说勤思的集训宿舍教室都很干净,而且有老师负责学生住宿,每天的早午晚餐聚丰盛,所以生活上不用担心。
首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个宿舍的小伙伴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谊,我们每天一起起床、自习、上课、讨论,学习气氛不是一般的浓厚。
其次集训的老师真的太赞了,不得不夸一下外教史老师和教原两位老师,对于知识点把握准确,串讲知识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听完之后会觉得为什么这一个知识点可以延伸那么多,更加佩服这些老师的研究和敬业。集训结束整理的笔记见证了什么是“将书从厚读成薄”(原谅我语言的贫瘠,想不出更好的形容)。
最后说一下集训的帮助,一是帮我理清串联知识点,把我学习的重难点,也找到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二是让我整理自己学习的心态和情绪,以至于在接下里的3个月学习中我一直保持一个冲劲,学习非常有动力,毕竟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努力,帮助我。
4. 顾问
课程顾问老师非常有耐心,有问必答,时不时会询问一下学习进度。我认为是需要有一个人去提醒你的进程,你在总结前一段时间学习的同时会发现自己是否停滞、应该怎么努力。
四、心态
(一)备考前
每个人的学习计划和进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如果一个知识点没掌握,不要为了赶进度而搞的模棱两可,这将会成为后面学习大的隐患。
(二)备考中
1. 复习期间★查漏补缺最重要,切忌揪着会的一直复习,自我安慰。
2. ★吃好喝好。我因为没有失眠而每天状态很好,晚上睡不着也不要硬睡,可以看看书,放空自己。如果白天真的很累,也不要硬撑,效率不高还容易自己跟自己生气。可以睡半个小时,或者下楼走一走。
3. 如果实在不想学,可以在背书的时候把自己背的内容录下来,出去散步或者早上起床放给自己听。有的时候听觉学习也很有效。
(三)备考后期
1. 如果考前还是觉得什么都不会,★千万不要放弃,有可能是脑子在欺骗你。因为太过担心和紧张,越努力看起来越不会。不妨睡一上午,调整一下状态。但是千万不能不再学习,那你就真的失败。你也可以从侧面找人激励你。比如家人朋友,聊一下状态,通过家长朋友鼓励提升自我效能。
2. 可以找个研友、学姐,按时给你提问。有的时候做题效率低费时,回答问题思路、答题要点、措辞等,都可以通过问答训练。
3. ★千万不要放弃,你要坚信你准备了这么久,努力不会辜负你的,当你真的很难坚持的时候,再给自己鼓鼓励,相信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v 复试
复试面试涉及:思想政治、英语口试、专业课、综合。范围广,内容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准备好的,提前进入复试状态,是你抢先别人一步的机会。
考积累
知识面和表达力是重中之重。在准备前需要明确的是一个研究生要具备哪些能力——基本的专业知识、基本的科研能力、一定的知识面、一定的思想深度。
① 专业知识:参考各门学科各个学校的复试大纲,将专业课准备扎实即可。
② 科研能力:要求总结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如参加过的项目、写过的文献综述、看过的权威论文、使用过的研究方法。
③ 知识面:关注最近的研究方向、教育相关的新闻、政策、方向,并且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总结,不用特别深奥,但是要有理有据。
④ 思想深度:结合中外古今教育大家来谈,如对蒙台梭利的看法、对学校消亡论的看法等。勤思有一些课程,如名著导读、期刊文献解读、教育热点解读等等,大家可以关注。
考心态
前面所了能力,现在说心态。讲话吐字清晰、表现落落大方,最重要的是敢说、敢表达,不怕说的多,就怕没话说。老师看的是在一个高压状态下如何进行逻辑分析和组织语言,所以平常一定要锻炼。可以和朋友或家人进行模拟面试,这是非常重要的。
考准备
那你要相信一句话,只有结果不会背叛你的努力。你准备了多少成绩就是多少,所以充分的准备是你复试的最重要法宝。
1. 准备1:个人简介——自我介绍、家人、家乡、优缺点、印象深刻的事
2. 准备2:报考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这个专业、为什么不工作、大学的课程、大学最喜欢的课、社会实践、科研经历、研究生计划、研究生读书计划、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计划、调剂问题
3. 准备3:专业知识——热点(远程教育、教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等)、名著、教育家思想、观点看法(教学相长、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是先天还是后天、读书无用论、学校消亡论、课外辅导盛行、停课不停学)、专业知识(如学前:解释一下分离焦虑、解释一下亲社会行为、五大领域、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英语
1. 日常生活表达:如家人、爱好、朋友、影响最大的一件事等,建议参考雅思口语准备
2. 专业知识表达:不会太难,应该会结合热点进行提问,如今年的疫情下远程教育、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等等
3. 我基本上所有的中文问题头准备了英文回答,所以如果有时间也建议大家这么做,更有把握。
非常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同学,希望我的经验能稍微帮到你。备考的过程是艰辛的、孤单的,但有时非常充实的,当你回顾这段不顾一切学习的时光,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比想象中更有力量,更有决心和毅力。所以既然决定了考研,就一口气坚持下去吧,为了自己为了未来,加油!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guodag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