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官网

教育学考研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考研-学硕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 世传《老子》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书中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①文化堕落论。老子以 “道” 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②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 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③“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毁灭文化,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真善、真知是不能用语言解说的,凡是用语言解说的东西,都是对真善、真知的损害。所以他认为教育只是把人引向错误。他根本否定教育的作用,故主张”绝学“(第二十章)。如果说他也赞成有某种教育,那就是”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老子主张消灭文化教育,其阶级倾向是很明显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六十五章)老子作为失败了的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认为人民之所以敢于起来反抗,是因为”智多“,而有效的统治方法,莫如施行愚民政策。fPx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喜欢本文章的同学,还喜欢下列同类型的文章: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本网声明: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guolaoshi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