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中华女子学院心理学研究生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勤思教育企业频道 > 学员心声-往期经验-学员日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中华女子学院心理学研究生
终于尘埃落定,成功调剂到中华女子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虽留有小小遗憾,没能进入心仪的中央财经大学,但终究还是实现了去北京读研的梦想。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考研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已工作三年的人来说,考研是一件考验耐力和定力的事。
直到现在,得知我将要去读研的消息时,身边依然有疑惑和反对的声音,他们都觉得一个女孩子27岁并且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此时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婚姻大事而不是什么考研读书之类的事,但我始终认为,女孩子在最黄金的年龄用来读书学习比相亲更重要。而现在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以前没能好好读书,高考没能好好学习考入高校,自己没有提前两年考研,如果一切可以来的早点,或许现在我已是另一番景象,至少在研究生求学的路上可以少些阻碍。所以,很想对那些正犹豫不决的在职的同志们说声:心动不如行动吧,想考研就尽早着手准备吧,别在时光中蹉跎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回首这一年来的过程,发自内心地感谢勤思的帮助。初遇勤思,杨老师的耐心和热情服务让我觉得自己找到学习的亲人了,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杨老师每次都耐心解答我的问题,由于自己要上班比较忙,很多时候都是她帮我安排好学习上的事情,真心感谢。其次10月份即将网上报名时我亲自去了一趟勤思,如果那天我没有遇到李老师,或许我根本没机会在这里说些什么。
当时李老师问我复习的情况,其实自己压根没怎么复习,碍于面子便说专业课看了一遍,当时李老师就问了普心课本上的常见知识点,结果我很多都答不上来,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处在多么危险的边缘,回家后考虑了两天,由于自己要上班时间和精力都很难集中去复习,于是我便报名了集训班,向公司请了两周的假来勤思参加专业课的集训,在集训班上课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自高考后这么多年中学习最踏实最认真的一段日子,那段日子与同班级小伙伴们一起上课考试抽背知识点,仿佛回到了校园生活,每天的日子简单而充实,大家都为考研而付出最大的努力,每个人也都在那段日子里,专业课的知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以前不能理解、背了很多遍都记不住的知识点,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背诵技巧的传授,轻松转化成长时记忆储存在大脑中,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提取出来。
现在想想,我们这些工作过的人必须得有这样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有规律的学习计划才可以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我想考研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课了,只要专业课能得高分,考研已胜利了一大半,自己的英语和政治并不差,所以我花了大部分精力在专业课上,其中最重要的是集训班那15天中对自己专业课知识结构的改头换面。
回来后,定期将专业课的知识点复习了一遍又一遍,每天下班后花1个小时复习部分记得不是很牢固的知识点,睡前再将这些知识点在脑中回忆一遍,第二天早上再将前一天晚上复习的知识点回忆一遍,这样的进度会很快,每复习完一本书,便会根据章节目录复述每一章的知识点,相当于背诵一遍,其中勤思的思维导图很好地总结了每一章的知识点,但自己还是喜欢亲自用纸笔写一遍思维导图,然后再跟勤思的复习资料对比,从而查缺补漏。思维导图的运用,自己认为是在对教材的内容有一定储备时使用效率最高,也让自己对所学的知识产生逻辑上的联系,这样便于记忆,同时利于提取。背书有时会让人觉得很枯燥,当自己进入背书疲倦期时,便会通过做题的方式帮助自己复习知识点。总之,要想办法不要让自己的知识温度冷却下来。
再说说政治和英语吧,政治方面,自己都是买了各种套题回来做从而熟悉知识点的,由于自己以前是文科生,对政治并不觉得棘手,重要的是关注时事,可以经常看看新闻,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问题,还可以看看网上的视频评论等,这些都会对自己的政治知识库储备打基础,其中自己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的那些套题,相信这些对广大考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英语更重要的平常的积累和语感,自己只做了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和历年真题,每天早上起床自己都会做完两篇英语阅读理解再去上班。有些人觉得要背诵作文模板,自己觉得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我看了往年的英语作文并亲自写了一遍,然后再看参考答案,找出自己欠缺的地方并改进。有些人说单词很重要,个人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那么通过背单词储备词汇量是必要的。但英语一定要做真题,而且要严格根据考试的时间来做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做完一套往年的真题,这对熟悉考试的时间分布有很大帮助。
我想,虽然成功的方法是不可复制的,但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真心希望每个参加考研的学生,尤其是在职考研的同学能更加坚定,坚定自己心中的梦想,同时也要付出实践去努力。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hansh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