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勤思教育企业频道 > 学员心声-往期经验-学员日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中科院心理所基础心理学研究生
最早萌生学习心理学的念头是在初中。那个时候和许多人一样对心理学有误解,后来慢慢读了一些专业较强的科普书,渐渐了解了现代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心理学的兴趣依旧未减,也希望高考时能报考心理学专业。不过高中时的我还比较迷茫,心意并不坚定,再加上家人强烈反对,此事只好作罢。大学本科我学的是物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专业上都有相当的余地来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大二到大三期间我决定研究生阶段转向心理学,并且经过不断的沟通,说服了家人开始支持我。
我一开始意向中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复习到一半时,9月份北师大考纲大变,可以说大大打乱了我的计划,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与勤思结缘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研,复习时也一直想找一个辅导机构帮助夯实一下专业基础,不过之前一直觉得并不着急;但此事一出,我有些乱了阵脚,于是联系了勤思的蓝老师,希望寻求一点建议。几次交流后,蓝老师结合我的情况,向我提出了一个选项--中科院心理所。我当初对中科院系统并不了解,且一心只把眼光局限在各高校身上,因而未把它列入考虑范围,现在发现其实非常合适,遂跟老师敲定了下来,同时也报名参加了面授VIP班。关于这一点,真是多亏了蓝老师。
很快,老师就寄来了许多复习材料,并且安排了一位辅导员刘老师定期监督掌握我的复习。真的十分感谢刘老师的认真负责:每次刘老师都会在电话里非常细致地向我提问,了解我的复习情况,并且耐心地解答我在复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在报名时也帮助我了解我要报考的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
十一假期我参加了勤思的报考指导和面授,见到了全国各地报考心理学的小伙伴们。由于我复习起步比较晚,那时第一遍还没有过完,因而面授前的专业课模考连三位数都没考到,看到别的一些同学最高已经200+,感觉有些灰心。后来负责报考指导的老师连连安慰我,又给我提了许多下一阶段复习的建议。真题讲解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很多。老师们思路非常清晰,在讲真题的过程中相当于把各科知识点又大体串讲了一遍
从9月到12月,勤思定期送来纸质版和电子版复习材料,加起来已经有一大摞。各科的资料在精析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在一些地方拓展了教材没有的重要内容,大量的习题帮助我做到了学练结合,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再结合老师的视频课,这所有资源让我不仅追上了落下的进度,而且最后考出了超出自己预期的成绩。
对于跨考生专业课的复习,时间紧、任务多、基础弱,我的心得是,第一,一定要详略得当、统筹兼顾;第二,一定要提纲挈领,脉络分明。
这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从2014年3月份,也就是大三下开始复习;但刚开始说是复习,实际上就是坐在图书馆毫无重点地、有一页没一页地翻教材,再加上当时觉得时间还充裕,并没有十分专心,因而效率极低,到学期结束只勉强浏览了一遍普心、发展、统计,合上书还是一问三不知。假期时买了14年的统考大纲和另外两本辅导材料,正式复习是在8月下旬暑假结束时,把大纲、教材、教辅结合起来看,果然效率突飞猛进。另外,我的比较特别的方法是制作思维导图,以大纲为骨架,将教材、复习材料的精华内容全部融合到思维导图里,到最后统考专业课的所有知识点浓缩为几十页纸,之后全程都是在拿它复习。一方面,思维导图不同于普通的笔记,它的整体结构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表现的,可以促进形象化的思维;另一方面,其中的每句话都是自己边思考边亲手录入的,因而印象非常深刻。我是理科出身,统计和实验对我来说比较“亲切”,测量次之;普心的零碎知识点就多些,发展、教育的各种繁杂阶段、理论相对就更费力,而思维导图能以多种形式建立并随时修改,还可以导出为图片或PDF文件,方便随时浏览复习,这种方法帮了我很大忙。具体科目没有什么特别的点,不过至少统计和实验这两门课应该拿多本教材比对着看。
公共课部分,我英语基础还好,因而没花多少时间复习。背单词是在拓词网进行的,一个经验是:背的过程中对单词要达到“再现”的地步,即不看选项也要知道单词是什么意思,务必拒绝“再认”。这样可能当时进度很慢,但过后印象会深刻得多,对后续的复习很有益处。另外对于完形填空和阅读,一个关键点是注意“逻辑”。我对十年真题的完题目做过简单的统计,出题最多的有四类:与名、动、形三大实词并列的就是关联词(包括表关联的副词),而阅读部分的很多题也是建立在前后语句关系的基础上的。中文跟英文有许多逻辑表达具有微妙的差异,有能力的同学在平时阅读英文文章时要多注意,精力少的同学在模拟题中也可以体会。至于政治,我花的精力和考试成绩都一般,没什么可说的;只是那本“红宝书”,即教育部发布的大纲解析,务必要一读再读,逐字逐句精读都不为过。时间充足的话最好是刷完习题后根据题目一道一道往回找相应知识点在大纲解析原文的出处。
考研,其实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不难,是因为它不需要什么超常的智商或超凡的天赋;不易,是因为它需要勤于思考,关键是需要极强的恒心、耐心、细心,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只要做到了这些,就已经在向成功的路上迈进。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caoxiang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