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勤思教育企业频道 > 学员心声-往期经验-学员日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考研,好长好长的一段路。我曾经难以迈出第一步,也经历过匆忙奔跑后的跌倒,还有马拉松似的坚持和最后有点意外的结尾。记录下两次考研的故事,经验或是教训,方法或是局限,希望看此文章的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我毕业于一所985高校,本科非心理学专业。一直以来对所学专业的不喜欢和对自己职业规划的迷茫,让我在大三大四时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无法选择所谓正确的道路。不断的探索追问尝试后,我在大四上学期时下定决心放弃校内推免,孑然一身地走上心理学的道路,这才是我职业规划的起始。此时距14年考研不过百余天,我在网上看到勤思,蓝老师的入门导学YY让我迅速全面了解心理学考研基础而重要的问题。于是我很快就报了勤思的15年VIP班,预感到未来的一年甚至两年勤思会陪伴、教授我许多。
第一次考研,我选择北师很简单甚至幼稚,考312好复习、学校实力强,但要承担的压力远比我预想的大。3个多月备考,最后考了348的成绩(政70 英65 专213),因2分之差止步初试,也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专业课上的方法是:主要科目速看教材一遍,边看边理解,然后看勤思基础班视频、过讲义,这时会刻意地重复前一天看到的知识点,也会自己多做注解和大致的归纳。冲刺时勤思送给我一本历年真题(因为我报的是15年考研班,14年没有辅导,这里很感谢勤思啦),对于考知识记忆为主的312,真题是最佳的复习资料,我一边做一边抄解析、背解析,碰到一个知识点还会翻讲义把完整的一块都背一下,算是激活相关的"知识网络",在无数次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后终于开始有了能记下来的东西。最后剩一点点时间,我看了看自认为每科考频较高的点并适度背诵就去考了。那3个多月我一轮又一轮地生病、失眠,还要处理大四时会面对的种种事宜,最后不得不放慢进度,每天保证运动和睡眠时间,所以注意身体是比学习更重要的!最焦虑的时候我曾去超市里面走,因为有研究说过当人看到这么多商品可选择,人会得到启发、焦虑会降低。常听喜欢的励志歌曲或轻音乐也有帮助。我还会用可爱的记事贴在我能眼见的地方都写上鼓励自己看到积极因素的话,有些话说出来都会让别人笑趴,但对那时的我,算是很好的安慰了。
一战失败后也曾找调剂、再次陷入选择中。勤思的调剂YY给我很多指导,考研的大小挑战比本科学习更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阴差阳错下调剂也没成功,我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决定再考一次,仍未成功,就安心放弃。
方法不高效,框架不牢固,方法学理解不深,进度不明确是我找出的一战失误之处,在从14年暑假开始的复习里,我格外注意这些。和我的辅导老师吴学长交流后,他很是信任我的毅力和能力,从第一次交流就说我一定能考上,将来在北师校园里相见。学长针对我方法学基础薄弱推荐了甘怡群的统计、朱滢的实验(前四章)和戴海崎的测量,事实证明这几本书对于基础差的考生非常赞。暑假是我复习的第一阶段,专业课上我主要做了两件事,细看书、画框图。进度上基本保持一天看完一大章,然后再翻着书把知识点组织成有层次的框架。这里有几个小经验:动手的过程实际上也在改变大脑,把零散的知识点组块更易于提取利用;挖掘自己经历里贴切理论的片段,越鲜明越能迅速记住;吸取书中的点滴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记忆学习方式,比如怎样组织问题;看书不是扫描,预设一些不懂的问题,跟着文字去思考推论,抱着找错别字甚至质疑的态度,即使看统计、实验这么难的学科也会有恍然大悟的爽快感觉;文理科交替,我分为普心+社心+统计、发心+实验、教心+测量三大块,难易互补,保持兴趣也保持信心。实话说我的进度算慢,但吴学长鼓励我坚持下去,我看一遍相当于别人看两遍。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要细心发现自己的学习特点,明确自己面临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我成绩虽不错,但往往事倍功半,连老师也觉得可惜,这次我最看重效率和方法,会克服自己前瞻性差的弱点主动往前计划,暑假、本周、今天都倒推出明确合理的任务,留给自己合适的放松时间,不用冒进也不可以拖延,学习中间有问题了会及时记录、统一询问辅导老师。此外,我建议考研复习尤其暑假不要在家里进行,条件允许一定去学校,寻找一起考研的伙伴,无论他们考什么,有了学习的氛围和这种督促的压力才不会懈怠。然而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的框图太细而不够精炼,因此难以复述背诵,时间上也把握不佳,勤思给的资料,无论是VIP习题还是YY还是勤思众多老师准备给考生的那些,我都没办法充分利用,当然不是所有的书和题都要看完,但希望学弟学妹能引以为戒。政治和英语的复习经验我最后一并简单说。
在一片忐忑和期待中我开始强化班的学习,但我背讲义简直龟速,一天只能背一章,没有复习前一章的时间,也就马上忘光,蓝老师说没有3遍以上的巩固总会有模糊之处,可当我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就接到了北师改成自主命题、大幅缩减统招名额、改参考书和命题方式的"坏消息"。那时我真觉得生活太无情了,我又要做这么重大的选择,这都有了应激事件的意味,身体也出现了各种反应。混乱了不到半个月,在家人朋友、研友、吴学长和蓝老师的鼓励下我最终决定坚持北师,相信自己的实力也挑战自己的实力。此时已经是9月下旬了,结合勤思的新班型(人在外地,决定等视频课结束在线学)和吴学长的意见,我预估复习要经过三大阶段,看书、看视频、冲刺,在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向前冲了。在此要补充一下,选校、选方向是个巨大的工程,勤思老师在9月份会帮考生归纳繁杂的招生信息,给考生提供最大的便利和辅助,勤思的选校指导和国庆的测试都会有所裨益,但我更觉得那些是指导可信赖不可依赖,一定有些关键的因素要自己去找信息也问内心,自己去权衡取舍:地点、牌子、排名、学费、导师、名额、方向、自己的实力、就业……这真的很难,但真的要自己去做选择,然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你总得扛得住考研的苦。
对765的复习,在看书这一阶段,在我当时银子和时间都很紧的窘境下,我决定抓重点、保质保速的读最精华的书,最重要的是把以前形成的思维框架和专业词汇对应起来。万事开头难,英文阅读不顺畅,我就从中文的《心理学与生活》开始,先看中文书,再读英文书的"筋骨":标题、导言、标粗词及解释、首尾句、图表及注解、章末的总结、练习及关键词,以形成用英文能思考的敏感度,事实上英文参考书在结构上比国内教材丰富得多,撰写理论零散些也清楚些。之后是用较为充足的时间攻克统计和实验的困难,先看了《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报告》,前8章只看总结和练习题一天掌握,后面的实验设计思路则慢慢咀嚼,个人感觉这本书虽然英文比国内教材好懂得多,讲解的思路更符合科研过程,有趣通俗又高屋建瓴,看的时候真想一拍大腿夸它写的真妙。实验看完,书中有关统计思路的讲解直戳我的漏洞,马上开始《行为科学统计》中文版,跳过太简单的部分,仔细跟着作者琢磨很抽象的基础理论、做例题,真明白了,后面的假设检验这个最重要的方法才能拿下。在此额外啰嗦一句任何学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人看这两本书都会获益。这三门过去,信心好了很多,读完并笔记了《40项研究》中文版,开始发心。这本书的小尺寸实在累眼,但不得不说结构是最棒的!除了上述我提到的那些"筋骨",本书保留了大量图片、实验研究和每一小节的习题,都起到提纲挈领之用。生词多的时候可以思考也可以快速查,总之尽快落实到脑子里。到后面,看英文书本身也是种享受,但一定要做到跳过不重要的,记住专业词汇。对于我没有正式接触过的变态心理学,我以国内教材为主看书做笔记,除了流派的基础理论,就是各障碍的名称和大致症状最要记清,然而时间有限我没办法再读完英文版熟记专业词汇,初试时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就是以特定精神分裂的专业名称询问症状,很遗憾没有答对。教心、测量复习有些不顺,或是教材结构有了删减找不到总结,或是过分介绍美国本土的内容,只好尽力速度看完,熟悉专业词汇和理论。生理心理学和社心因为想必考试占比不大就没有看书,以心理学与生活的内容为主。在小技巧上,这一阶段我还保持了暑假对于进度的把握、问题集中处理的方法,规划即使不写下来也会在脑子里有根弦,这本书有多少章要多少时间看完等。看英文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总结自己答大题用的"块",我就把勤思312强化班的讲义作为手册,及时查看难疑模糊之处,也借用中文的表述稍微给自己点底气。
时间已飞逝到11月下旬,放下书的我其实大脑又空了,或者说可以外显的知识体系没有建立好,别无他法唯有坚持。这时我回家开始专心看其他学员已学完的视频课,勤思给了学员英文PPT的讲义非常好,我就可以专注于老师的串讲启发,自己也能随时控制上课进程,记下疑问,复习之前的知识点,自己归纳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各种统计公式、皮亚杰的理论等等,甚至笨到自己把重要的句子英文写成中文方便记忆。当然,这时我依然会跳过一些帮助不大的课时,用20多天上完别人一个月学完的课。
再回学校冲刺时,已经12月上中旬,我真正落实讲义后,利用勤思给的3套模拟题熟悉考试节奏、储备"大题块"。每两套题中间,我还会按照强化班讲义和PPT讲义上各科重要、常考的东西或背诵或加深理解,顺序和看书时类似,只是时间紧迫每科能看到的都不多。诚实说,这3套题可能因为第一年准备还有不少瑕疵,选择题题干还是中文,有重题,大题设置也不够好,很多题的答案还是错的,但能有差不多题量的试卷来提前练习也属幸运,哪怕熟悉这种掐时间、码字的感觉也好。最后在考场上,还是惊讶于题量较大,中英文切换较费时,本以为自己一败涂地了,还是幸运中得到了不错的成绩351(政64 英69 专218)。
转过头来看政治和英语。因为我一直以专业课为主,政治从大纲解析出来才开始复习,看解析、画重点、努力记、然而15年政治完全不同于14年政治那样"背多分",考的材料和知识点不热门,只能靠平时积累领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新趋势。英语的话,做97-04的真题,然后依次把后面的真题做完,最重要的是把握长难句,在错误中领会出题思路,冲刺时会把重点放在薄弱的作文上。15年英语偏难,所以单词功底扎实,考试心态好才有优势。初试那几天要稳住心情,即使有些失眠也不要怕,只是去考一次试而已。
至于复试,有了上次考研的铺垫,我从初试结束后不久就着手准备。勤思的复试班帮助不小,复试信息、文献、注意事项等都有详细介绍,一定不能只看,要自己找机会多练习,无论是机试还是英文,还是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对学硕来说,复试之前了解导师、方向,联系导师是最最要重视的事情。从初试结束到成绩出来再到分数线、复试名单出来,我认为是整个考研阶段最"虐心"的部分,明明很期待,但自己无计可施,一边焦灼担忧一边又要踏实准备。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里路一定要咬牙坚持啊!还要补充一句,"信息女王"蓝老师的学员或非学员总能体会到她的敬业和抗压能力,总能从蓝老师那里收获奋斗的热情,谢谢蓝老师了!不过每个考研人要学会自己去找信息、做判断,不然再强大的老师也无法细细的帮你。
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愿意给予我理解和最实在的精神物质支持,感谢研友、勤思大家庭的陪伴和帮助,更感谢自己一路的努力和坚守!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考研不是美好的过程,正如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没有任何可以参考,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不希望任何人仅因一腔热血而扎进去。长久的甚至不可期待回报的付出,在困难和迂回面前的韧性,足够的内部动机,了解自己学习特点和考试特点才是你经历这个枯燥重复的学习过程的必备之物,对于学硕,这似乎也就是以后生活的缩影。我曾太多次觉得自己又要失败了、方法又错了,因此考研经验再重要,也不如"你"重要,没有你自己的决心、方法和思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忘初心,放得始终",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在我即将开始研究生的生活时,我知道这不是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但仍愿意努力去尝试,对于你即将开始的考研之路,也祝福你愿意体验并享受这个不轻松愉快的过程,成长、坚持、收获!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hansh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