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勤思教育企业频道 > 学员心声-往期经验-学员日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勤思学员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15年3月28号,我知道自己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拟录取。历时两年的考研马拉松终于结束。13年4月,我开始对本土社会心理学感兴趣。随即,我开始搜索考研的信息。本科时,我读的就是心理学,但主要是走心理健康教育,精力放在咨询和教学上。7月份,我报了勤思的312网络强化班,准备学术硕士的统考。到了9月,我们的实习安排下来,来不及复习,遂转向了准备347,也报了勤思347的网络全程班。。之前,我复习的重点在统计和实验。随后,我需要把复习重点放在临床、管理和社会上。时间紧、任务重,我的生活有点不规律,再加上毕业论文和实习。最后,一战初试是专业206总分338,进入复试但被刷了。
复试失利后,我休息了半个月,考虑是否要再考一次和考什么。问了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你的未来是否少不了学术?2.你是否真的喜欢华东师范大学及其中北校区的环境?3.你是否有信心能学好统计、研究方法、英语以及哲学?对于这三个问题,我深思熟虑并做出了肯定的答案。考研二战的同学都可以问一问自己这类问题。只有你对一件事情有很强的渴望,才能熬得过这么漫长的时间。
不谈考研各科目的复习,已经有太多的帖子分享这些经验。考研二战给我的不只是一次读研的机会,更是专注、健康和习惯。专注是我四个月时间只有考研而没有了社交,变得都有点呆呆的。这是考研所需要的状态。健康,每周40KM的跑量减去了10斤体重,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习惯,读书不再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而是随时随地可以开始的事。每天能够按着时刻表去学习、运动、休息。这种生活获许有点枯燥,但也是很充实的。
在初试备考中,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投入了1000小时去学习。七月中,勤思老师联系我,问我的复习进度以及要不要报班。我决定再报一个网络全程班,还是个六折优惠价。首先,强化课程帮我在九月初完成第三轮复习,找到一些复习的盲区。举例,今年最后一题是郑老师在课中提到过知识点的。其次,习题课上,实心的老师帮到我把关注点转向了实验设计,也真在考前把实验心理学弄懂。更重要的是,老师帮我建立起对专业课的信心。最后,考前模拟测验,老师讲解时提到了今年可能会考社心大题,我再把社心过了一遍。另外,复习过程中,勤思辅导老师打过电话,也在QQ上交流过,给予我一些心理上的辅导。
谈一谈复试,三个月教会我大学三年未教会的生活技能。因为我非应届毕业生,所以我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考完初试,我就去了上海,租住在学校附近,开始准备复试。当时,我并不知道成绩,但觉得自己能进复试。借助学校资源,我去参加学术讲坛,也可以找朋友借来一些书。这些都在后来的复试中帮到我。复试一点容不得我松懈,三个月过得比备考初试还紧张。如果不是真心想去读研,我是不会愿意把年过得紧巴巴的。同样的,考研学子在成果出来前都不应太过松懈。当然,适当的放松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动力。一战时,支撑我去考研的是兴趣。二战时,加上了爱情和事业心。女朋友顺利考上上海公务员,我不愿再有别的选择,就此一条道走到底。同时,我也在复习期间发现自己是适合坐冷板凳搞科研的。我不是社交达人,而是一个嗜书瘾君子。读起书来,我可能会忘了吃饭。心理学家也是我理想中的职业身份。这么一来,考学术硕士就是顺理成章的,只是我学术生涯的第一步。兴趣、爱情和事业心如同三架马车拉着我不断向前奔驰。我们的处境必然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选择考研?读研是不是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不是当前能做出的最好选择。若仅是为了学历或找工作,那么可能考虑其它选择。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hansh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