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勤思教育企业频道 > 学员心声-往期经验-学员日记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发布,转载请申请。
2012勤思学员王*丽 考入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
专业课230 总分365
漫步于校园,望着考研教室众考生的身影,看着我曾今坐过的座位,思绪万千。去年的这时我也和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坚守在这里。感谢上帝的眷顾,2012年的考研我以365分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下面我分四部分给大家简要谈谈我对考研的看法。
首先,先谈谈心态与毅力。
㈠在考研中,心态一定要好。乐观、自信的心态才能让你在考研中保持住方向,驶向成功的彼岸。首先,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考研。你要有一个足够让你保持动力的理由,一个让你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有些同学考研不明确,盲目跟风,这类同学势必会在以后的考研日子里最终放弃。第二,不要问自己考不上怎么办。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既然你选择考研了,那你就必须完全的投入到考研复习当中去,努力是有回报的,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你不努力,那考不上的概率肯定是必然事件了。在复习过程中,你一定要明确告诉自己,我努力了,一定会考上的。
㈡在考验的日子里,你将会失去许多多姿多彩的生活元素。看书是一件很枯燥、难耐的工程,所以坚持就很有必要了,但坚持还不够,有些同学能够坚持到考试那天,但平时看书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有克服困难,坚持每一天学习的毅力。所以这里的坚持就是保证每天都能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而且是较用心的投入。有了这种坚持,有了这份毅力,那你会成功的!
第二,复习准备。
㈠英语复习。
我的英语只考了62分,不是很理想。在备考英语时我只做了真题。真题大概做了有三遍,每天早上读会英语。我主要是在中午2:00-5:00复习英语。当时听老师说只要好好研究真题就行,我建议想要考高分的同学,在研究真题的同时做一些训练题,我周围许多同学通过训练分还都挺不错的。
㈡政治复习。
我的政治是在十月一开始复习的,分也一般73分。因此我建议想要得高分的同学提前准备,尤其是马哲部分,平时看书看累啦,可以多看看闻、参考消息、南方日报等关注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做一个有新的人。这样不仅有助于政治分数的提高,还有益于拓展你的视野。
㈢专业课的复习。
我考的是教育学,因为考的是本专业,我是在七月份开始复习的。专业课考了230分。专业课我用的书是:教育原理(十二联校)、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中国教育史(杨培青)、外国教育史(吴颖昊)、教育研究方法(裴剃娜)。大纲我用的是高教版的。此外,我还经常看一些教育学的期刊如: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等。勤思的专业课还是不错的我报的是冲刺加模考班,老师讲的方法很实用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大家想取得好的分数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有人指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复试。
考研成绩出现的较早,可能近一个月后国家分数线就会出现。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你也有很多事需要做。
(1)根据了解到到的历年报考学校的分数要求,估计自己上线的几率,然后购买复试书籍,这个时候你有必要和你你所报考学校的同一专业的学长联系下,询问有关他们去年复试的相关内容。
(2) 如果你知道自己可能需要调剂,关注下想调剂的学校,积极和他们沟通,有的211学校也有空的,大家调剂的非常有可能比报考的学校档次高。
(3)分数线出来后,如果是调剂的同学,是真的很纠结的,但此时,大家一定要镇定,冷静,抱着调不上的心态去调剂,这样你才有信心来完成这项艰难的工程。调剂的过程中,如果你的分数不够高,请积极与研招办联系,可能此时电话打不进去,请坚持。
(4)最后一步是,复试。一般学校的复试分两步,笔试和面试。笔试就不赘述了,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说话条理清楚,专业问题涉及很多前沿,这需要平时多关注些专业动态,这点大家注意。请别出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此类情况,导师要和你三年相处,这点大家心里要明白。基本的礼貌一定要到位,这些大家都懂得。其实复试往往会有刷人的,但你一定要沉着,记住,我那么优秀,凭什么刷我,要给自己积极地心理暗示,胆怯,不敢和导师正视表现的小家子气会使你功亏一篑的。复试前能跟导师见个面沟通下有说明。
最后,谈谈我的感受。
考研是一个需要毅力与信念的过程,既然你选择了,哪怕风雨兼程也要走完!在考试的过程中除了每天早出晚归的自习外,一定要锻炼身体,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天紧张的学习后跑炮步,聊聊天,放松身心。考研真的需要毅力,2013的学弟学妹们加油!
致谢:感谢勤思辅教育学冲刺模考班课程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您们!感谢勤思教育在我考研过程中给我的指导和帮助!谢谢你们!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wlnan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