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硕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经验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从拟录取名单出来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路走来,我作为一个考研小白,从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里学到了太多东西,也同样希望自己能传递下去~
基本情况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是跨考生,考了410分+,考进大连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专业一(汉语基础)
从九月中决定考研起,我就去网上搜了很多汉硕专业课的资料。考研的话个人建议最好找一下组织,也就是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群,那会儿我就很幸运,加入了大工汉硕考研群,里面有往届上岸的学姐,人超级nice,每一次都耐心回答我的问题,给了我定心丸。专业一考得很基础,但是考得也很细,记得有一题考的是拟声词又叫什么词,我记得我看过,但是实在是记不起来了,所以对于这些很细节的知识点课千万别看漏了。
大工汉硕专业一的参考书目是黄廖版《现代汉语》(第六版)、王力版《古代汉语》和叶蜚声徐通锵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
专业一中古代汉语占的分值非常小,只有15分,就考了加标点符号和词句的翻译,所以我基本没有花时间来复习参考书,靠着高中留下来的基础和平时刷题来保持自己做题的感觉。
《语言学纲要》这本书几乎没有考,但是我复习的时候也看了3遍,一方面是这本书挺有意思,里面的一些知识还能促进对现汉的理解,另一方面看这本书也有助于复试。
专业一绝大部分是考现汉那两本书,但凡有点语言学基础,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理解现汉的知识点其实都不难,现汉最大的魅力是这本书真的太奇妙了,知识点太全太细了,每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所以想要考好真的要一遍一遍地看现汉这两本书,掌握好基础知识。现汉我刷了三遍,第一遍在十月中旬前完成看书兼做笔记,配套做练习;第二遍在十二月份前完成,基本上就是又细细看了一次,因为那会儿开始刷别的院校的真题,查缺补漏;第三遍就是考前又过了一遍,加深重难点的印象。
就我的感受而言,专业一的复习就是每天都要保持熟悉感,不管做题也好,看书也好,一定要让自己保持复习的状态。再一个就是要刷题,做题真的太重要了!刷真题不仅能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也能让自己抓住考试的重难点,而且,对于那些没有本校真题的考研er来说,刷真题更为重要,因为可以借鉴别的院校的真题来推测自己目标院校考的重难点。我考试的时候就没有大工回忆版真题,但是通过研究考试大纲,我发现北外的专业一题型和大工的基本一致,所以那会儿做了北外的题,无形中缓解了内心的恐慌感。
现汉除了概念的背背背和基础性的知识,也有很多要理解的东西和涉及答题技巧的东西,像近义词辨析这道题,很多人复习会去背《201例》,但我的时间真的太紧张了,所以只能在平时做题时积累经典的题,例如:忽然和突然,并总结做题的答题角度,事实证明,掌握方法还是很重要的。
二、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20年大工汉硕的专业二参考书目大换,把很多备考的考生节奏都打乱了,但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因为我是十月份才开始复习专业二。我之所以敢把专业二安排到10月份才复习,一是因为我复习晚、时间紧,更重要的是大工专业二的题型,大工的专业二除了案例分析与写作,其他部分考的都是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这些题型模式真的太适合我了。
大工专业二的参考书是赵金铭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吴为善, 严慧仙版《跨文化交际概论》、张岱年, 方克立版《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和方汉文版《西方文化概论》(第3版)。这些参考书目真的是太考验人了,很少很少的院校用这些参考书,复习资料非常难找,像方汉文的《西方文化概论》这本书,我真的一点资料也没找着,只能自己琢磨,看了3遍和背自己总结的重难点笔记,好在考试占的分值不多,有5分左右。当然啦,虽然大工专业二考的题型看似简单,但因为复习资料的难度加大,也确确实实是磨炼考生。
专业二主要考的是张岱年, 方克立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我看了3遍,第一遍就是看和自己总结笔记,尝试自己给自己挖空,挑出重难点,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也很全很细,按照大工的题型来看,基本上就是背,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尽量让自己对重难点知识留有深刻印象。第二遍复习我就是又看了一遍书,结合做题和背重点笔记,这资料太不容易了,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份不是很完整的复习题和重点笔记,事实证明真的很有效果。第三遍就是考前自己又背了一遍,按着章节顺序自己挑重难点背,同时查缺补漏。纯背的东西真的挺折磨人,还记得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又把这本书自己做的重难点笔记又看了一遍才睡觉,背了一遍后果然睡觉踏实,第二天上考场充满信心。
吴为善, 严慧仙版《跨文化交际概论》这本书很有意思,考的分值应该没超过二十分。我看了3遍,很多时候是给自己解压看的。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兼做笔记,第二遍就重难点,第三遍就查缺补漏。这本书内容很简单,因为我是商务英语专业,也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所以里面很多知识就算是理论性的知识于我而言难度都不大。这本书除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我觉得很值得看的是里面的案例分析,里面的案例大都很经典,而且对做专二的案例分析题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帮助很大。
专业二中最难的是复习赵金铭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本书,这本书真的太考验考生的心态了。但是还好我调整过来了,我暗示自己虽然书很难,但是考试只占了30分,就算这本书的复习有遗憾,也不会对专业二有不可控的影响,事实证明,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报着积极的心态,我坚持把这本书看了3遍,做后考的时候没有自己想象的难,虽然也有几个空没答上来,但比自己的预期好太多了。第一遍看书真的太痛苦了,是我战线最长的一本书,内容多,设计的范围广,有很多东西还难理解,最重要的是重难点太难把握了,可以说第一遍复习我觉得哪儿都是重点,所以这本书的笔记我做得特别多。第二遍复习就比较有头绪了,自己再次把书看薄,同时做一些自己搜集的题,虽然资料很不全,但也能稳住自己的心态和检验复习效果。第三遍就是挑重点章节再看,背重点概念,主要是为了应付10分的填空题。对于这本书的复习,我的建议就是要坚持,不要放弃,把书看薄,挑重点章节看,背重点概念,掌握核心知识点,基本上没问题了。
嘿嘿!以上就是一个三个月复习成功跨考汉硕的学姐的碎碎念,希望你能看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成功的路也不同,考虑实际情况确定好目标,轻装上阵,每天都往自己的脑袋里装知识和答题技巧,调整好心态和身体,坚持下去,满怀信心地去考,一定会成功上岸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fengliq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