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官网

教育学考研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考研-学硕 > 教育学论文

浅析洛克的宗教思想

  • 时间:2011-04-28 21:18:05
  •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 点击数:

  洛克是英国经验论典型的代表,他在继承以往培根、霍布斯等人所开创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认识论。但是,洛克并没有将他关于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唯物主义路线贯彻到底,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上他将反省和感觉作为两个并列的认识来源,并将事物的第二性质看作是主体所主观具有的,更突出表现在他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宗教思想上。洛克承认上帝作为世界的创造者是存在的,上帝在无中创造了整个世界,而且对此作了经验主义的论证,这就与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大相径庭。但是,洛克的宗教思想也带有明显的进步性,他通过为理性和信仰划界,为理性保留了地盘,甚至认为在某些领域,由理性得来的知识比由信仰、启示得到的知识更有确实性,这使他成为英国自然神论的奠基人之一。 不仅如此,洛克还主张宗教宽容原则,他认为道德是基督教的第一要义,而宽容则是基督教的真精神。这些都是洛克宗教思想的进步性之所在。9Gl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一、洛克关于基督教合理性的证明9Gl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在《基督教的合理性》这部书中,洛克通过对圣经的详尽考证,力图从理性角度来重新阐释基督教信仰。洛克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原罪,人们之所以获罪,只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信主之法”和“立功之法”的缘故。洛克所谓的信主之法就是指相信基督是弥赛亚,即上帝。所谓立功之法,源于摩西所设立的律法。在现实中,尽管人们很难做到严格遵守立功之法而没有丝毫的违背,但信主之法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尽管违背了立功之法,但只要你信,就可以弥补你的过错,就可以称义,从而获得永生。9Gl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在对立功之法的理解上,洛克也表现出与基督教传统的不同。洛克认为人们不可把立功之法作为僵死的教条来理解和看待,在上帝所颁布的律法中有些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适合一定的目的而有效,如有关犹太人的仪式法和犹太法。洛克在此试图用理性来重新解释立功之法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不仅认为,在没有律法的地方人们可以顺从自己的本性行律法的事,而且认为当部分律法和道德法发生冲突时,主张更应当遵守道德法即符合理性的自然之法。洛克认为“道德法符合正义的永恒法则,应该永远被遵行。” [1]9Gl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洛克在《基督教合理性》一书的后面,在对理性和启示的关系做出进一步阐发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启示在建构人类所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体系以及在教化人心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洛克认为,在理论上,“自然理性的力量根本没有能力建立起完满意义上的自然宗教。” [2]因为人类本性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需要(如情欲、邪恶、嗜好等)和弱点,这些东西会把人类的思想引入歧途。因此洛克断言:“人类单凭理性绝对不可能完成伟大而必要的道德建设” [3], “凡是可以普遍用作人们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准的,其性必然来自于理性或启示”。洛克认为宗教启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在这里,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像《新约》这样的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律法,保证人类世界拥有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秩序。洛克认为,为了能使凡俗的大众能够觉悟,一大堆烦琐的推理和证明远没有启示来得更加直接、可靠。因为对于各种烦琐的理论,普通的人们既无闲暇也无足够的技能去衡量它们的确实性,并决定是否接受。因此,在这点上,启示比理性更能进入普通人的心灵并从中发挥作用。9Gl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洛克的关于基督教合理性的阐明,尤其是他从理性和启示的关系出发为基督教所作的辩护,虽然因他没有首先很好地解决上帝必然存在的问题,因而缺乏本体论的基础作支撑,使他的理论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但他为解决人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建设问题,对信仰或启示的重要性所进行的阐述,时至今日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尽管可以怀疑启示作为宗教性意义的上的存在,但却无法怀疑个人或集体为追求持续进步,而持守某种信仰的合理性,我们无法怀疑洛克所揭示给我们的道理,只有信仰才能提供给我们具有严格约束力的道德精神力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解决道德建设中的操作性问题不无借鉴意义。

喜欢本文章的同学,还喜欢下列同类型的文章: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本网声明: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guolaoshi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