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指“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1]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现今在多数高校都将其作为一门专业课开设,这说明教育者们已经从认识上开始重视教育研究方法,发现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情况。兰州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是中国重点大学之一,即属于国家211工程又属于985工程重点院校。教育学院设有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个案学院专业的实地研究,主要采用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具体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几乎所有的教育学研究者对此都深有体会。《老子》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教育界人士也常说: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对此,笔者通过观察、文献分析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同时对该院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深入访谈,资料整理如下:(我们用A表示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B表示二年级的学生,C表示一年级的学生)
(二) 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取得的效果
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评价一堂课效果如何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在接受这门课的专业训练后,他们取得怎样效果?
三、思考与启示
(一)通过方法课程提高硕士生的科研意识
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层次分明的开放型系统,虽不同于普通教育学,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如果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仅具有解决问题意识是不够的,那样只会停留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阐述与总结上,我们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理论解释,以便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因为“高等教育理论是一种应用理论、综合理论,只有加强实践研究,才能为理论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2]
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及规律进行研究的手段工具,因其复杂多样性也呈现出多种形态。而且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过程是从问题领域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从各种可选择的研究方法中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假如没有方法,教育研究依旧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无法深入;再假若没有方法,再有价值的理论也无法推广应用和检验,仍旧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正说明方法与材料在事实问题上是不可分的,因为方法的参与,现象与理论互相融合,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构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难度大等特点。其中,综合性指该课程覆盖知识面较广,教育研究方法哲学基础、各种方法以及一般理论、甚至是研究的整个过程;实践性指只停留在纸上的方法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的是大量实践锻炼;难度大指开设这门课程很难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根据这些特点精心选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设计大量的实践题目,至少要提供典型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在课堂上分析。例如,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在08级硕士研究生中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上,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发一些论文供学生分析讨论,如在讲授元分析方法时老师发给学生一篇典型的案例《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教育研究 2008 第一期)。学生通过这篇案例的讨论分析知道什么是元分析以及这种方法该怎样用。另外老师还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鼓励所有的学生发表意见,形成一个生动活泼、参与、协作与竞争的学术氛围。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guolao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