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考研-学硕 > 针对院校 > 西南大学 > 学员榜样库
2017届勤思学员毛同学考入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方向)研究生
班型:VIPA 总分:393 专业课:242
1.1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学工作者
我是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的应届毕业生,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热情,特别是对发展与教育方向中,个体成长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考研,真正进入心理学这个领域,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学人。
1.2 学术道路
我个人一直的职业目标就是成为大学教授,成为人类知识边界的开拓者,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一个博士学位。考研只是这条路的第一步,还需要在西南大学收获更多的成长。
1.3 打发时间
不学习,大三大四的时光又能怎么度过?
2.1 前期
在大三上学期及以前,我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因为我英语水平比较低,高考不及格,四级考了两次才过。所以,英语是提前很久开始准备的,在2016年初,我已经把考研英语单词过了好几遍了。
我是大三上学期报的勤思VIP-A全程班,随后就一直没事就听勤思的视频课听着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大三上学期,利用勤思的基础班课程,轻松的考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分数在同学中属前列。
2.2 中期
从大三下学期入学开始正式复习,和老师们诚恳的说出自己想法,然后学校安排的课程就从来没上过了(最后还是有老师没给面子,挂了),一直按自己的节奏学习。这一学期一般是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就去图书馆,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晚上大概8点半回出租屋,每周休息一天半。
勤思在五月份安排辅导员,这位辅导员是上一届考上西南大学专硕的学姐,人也很好,总是热心的解答我的困惑。前一两次辅导,辅导员讲解了考研的大概规划,按照我的学习进度给我安排了学习计划,指点了一些大概的方向。
2.3 中后期
暑假我是在家里复习的,因为我觉得家里的环境更舒适一些,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休息时间。早上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饭后学习三个小时;下午两点开始,学习三个小时;晚上七点开始学习,学习两个小时;晚上十点睡觉。暑假期间,辅导员对我的作用很大,每两周一次给我调整学习的计划,讲解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给我鼓励和支持,让我非常愉快的度过了暑假这一段对考研非常重要的时光。
九月到十一月初,我也是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图书馆,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晚上大概九点半回出租屋,每周休息一天或半天。由于我前期工作学习进度比较快,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把专业课学得比较扎实,也把勤思的习题库做了两三遍,政治大纲看了一遍。英语一直做真题,英语一的10年阅读真题做了两遍,英语二留下了近五年的真题,把之前的真题做了两遍。背诵默写了了二十篇考研英语作文范文。
2.4 冲刺期
我在冲刺阶段拿到了勤思给的西南大学心理学专硕的真题,这个真题在冲刺阶段非常重要。在最后一个多月里,每周周末,我按照考试的规格进行模考,即周六上午政治,下午英语,周日上午专业课。模考之后进行严格的改卷,对觉得自己能做对但是并没有做对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个模拟阶段非常重要,我认为在考前至少要进行三次模考才能掌握考试的节奏,避免真正进入考场时无法掌控时间。勤思的辅导员在这个阶段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能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考研人这个阶段该有怎样一种心态,能避免很多的问题。
3.1 专业课建议
3.1.1 一己之见,如果要考的学校和自己的学校差距比较大的话(比如二三本考211、985),报考研班非常有必要(包括专业课、政治、英语),有考上的师兄师姐指导,有他们的一手经验能很好的促进学习,增大考上的几率。
3.1.2 对于心理学的专业课,在进行学习时最好先大概浏览两遍,做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能很好的促进之后的学习。在做思维导图时,可参考《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这本书,讲解得很不错。
3.2 公共课建议
3.2.1 如果要考211、985之类的学校,或者一本的非常好的专业,政治应该要尽早复习,最晚不能超过暑假,暑假应看完一遍大纲或者听完一遍公共课并做完一遍题,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复习时间不会很紧张。考前应进行至少两次模考,才能掌握答题的时间安排。
3.2.2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决定考研开始,每天半个小时记单词的时间绝不能少。前中期,英语应该加大力度复习的,因为英语很难短期有较大提升,后期如果英语没跟上,很有可能成为致命缺点。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我们总该需要一次奋不顾身的努力,然后去到那个你魂牵梦萦的圣地,看看那里的风景,经历一次因为努力而获得圆满的时刻。二十来岁的人,你所做的选择和所接受的生活方式将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_wangpeng )
关注公众号
送心理学大礼包!
点击在线咨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