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考研-学硕 > 心理学名人及导师
刘晓明
【基本信息】
职 称: 教授
单 位: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心理学
办公电话: 85098036
传 真:E-mail liuxm@nenu.edu.cn
【学习工作简历】
1982-1986,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1989,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9至今,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任教。
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1年初赴乌兹别克斯坦公派留学,
2002年11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心理学系支部书记。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社会学术兼职】
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
开设课程:
本课生
教育心理学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教师心理学
心理学
团体心理辅导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现代教育心理学专题研究
教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教育研究
教师心理专题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硕士研究生27名(已毕业14名,在读13名)
【主要科研方向】
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
【主要科研项目】
1.教育部“八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与矫正的一般模式研究》;
2.教育部师范司“九五”项目《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3.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矫治对策研究》。
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
1.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
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研究》;
3.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近5年以来)
论文类(中文)
1.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1期;(1)
2.幼儿数学策略应用模式特点及元认知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4期;(1)
3.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认知的调查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9期;(2)
4.试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差异与一致性,《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10期;(1)
5.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4期;(1)
6.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吉林教育》,2000年第4期;(1)
7.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教学主体观的演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4期;(1)
8.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及对现代教学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1)
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模式浅论,《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2)
10.试论学校心理辅导,《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第10期(1)
11.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2.认清心理实质,寻求心理健康--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2期;
13.高师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构想,《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1)
14.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2)
15.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验分析综述,《现代教育科学》(项目研究),2003年1期;
16.策略性知识: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2)
17.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10期;(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18.共同学习:促进学生互动的教学策略,《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1)
19.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焦虑的特点,《应用心理学》,2003年第9卷3期;(1)
20.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1卷3期;(2)
21.当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1期;(2)
22.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3)
23.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业绩表现的差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9卷4期;(1)
24.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心理学报》,2004年第36卷1期;(2)
25.元记忆监控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4年第27卷3期;(1)
26.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20卷2期;
27.学校心理教育作用机制的分析与建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8.以心理发展为核心:学习论视域下的新课程目标,《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9.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12卷第4期;(1)
30.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3期;(2)
31.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应用心理学》2004年第10卷第3期;(2)
32.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1)
3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的调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
34.教育者模式:俄罗斯的发展性学校心理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1)
35.俄罗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思路和实践策略,《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期。(1)
36.心理成长:教师教育的新视点,《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2004年第5期。
论文类(外文)
1.Место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 в современом воспитании。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мастерство。 2001, №1.
2. О модели работы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мастерство。 2002, №1.
3.Процессы и методы оценки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Педагогия。 2002, №6.
4.Развитие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 в Китае。Укитишнинг педагогик-психологик асослари: муаммо ва истикболлар。 -Бухоро,2002,с。81-83 .
5.О вопросе оценки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Актуальное вопрос области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и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наук。 Ташкент, 2002.
6.Содержание шко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
Актуальное вопрос области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и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наук。 Ташкент, 2002.
著作类
1.《大学生新育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2.《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4.《亲子交往训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5.《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6.《现代学习论与学习指导》,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7.《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指导》,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8.《中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评价与干预》,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9.《小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评价与干预》,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10.《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11.《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学校心理咨询模式》,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3.《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材(1-12册),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年出版;
14.《心理咨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15.《青少年心理保健技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1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17.《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三年级)教材与教师指导书,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年出版
18.《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19.《调整您的心态》,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
20.《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2.《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获奖信息】
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获吉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著作类二等奖。
2、《大学生心育导论》获吉林省高教学会93-95年度优秀著作一等奖。
3、《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获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5. 1995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6. 1996年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7. 1999学年东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guolaoshi )
关注公众号
送心理学大礼包!
点击在线咨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