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考研-学硕 > 心理学名人及导师
刘秀丽
【基本信息】
职 称: 教授
单 位: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心理学
办公电话: 0431-85098665
传 真: E-mail wanrlxl@hotmail.com
【个人情况综述】
刘秀丽,1973年生人,浙江乐清人,九三学社社员。199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4年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博士学位。现在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简历】
1.国内学习经历
1992年09月--1996年0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本科
1996年09月--1999年0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硕士研究生
2001年09月--2004年07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博士研究生
2.国外学习经历
1998年04月--1999年04月 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留学生
2004年09月--2005年03月 美国加州大学(UCSD)学习
2007年11月--2007年12月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访问
3.工作经历
1999年07月--2004年06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助教、讲师
2004年06月--2006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副教授
2006年12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教授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青少年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咨询与矫治、教师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主要科研方向】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主要科研项目】
1.《重大灾害后儿童的心理创伤及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2008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2008年9月;主持
2.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团队项目,2009年;主持
3.《儿童发展过程中父亲角色参与的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年8月;主持
4.《幼儿学习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程项目,2006年4月;主持
5.《儿童心理理论与欺骗发展的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项目,2005年12月;主持
6.《学前儿童欺骗理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省社会哲学规划项目,2004年6月;主持
7.《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欺骗理解发展的关系研究》,吉林省教育规划项目,2004年5月;主持
8.《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性研究》,东北师大青年基金项目,2003年;主持
9.《高师学生新型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2001年9月;主持
【主要科研成果】
1、论文类
*SSCI检索刊物
(1)Liu,x.l.,Zhang,J.H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er's false-belief understaning and deceptiv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3:642
(2) Liu, X.L., Wang, P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al phases of preschooler dece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
(3) Liu, X.L., Wang, P Development of decep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
*国家级刊物
刘秀丽(独 撰):构建重大灾害后心理救助体系的设想,《教育研究》,2010-11-25,P:47
*CSSCI检索刊物或重点刊物
(1)刘秀丽(第一位):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2010-7-20,NO.4P:131
(2)刘秀丽(第一位):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与问题,《东北师大学报》,2009-9-1,NO.5P:192
(3)刘秀丽(第一位):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9-5-1,NO.3P:36
(4)刘秀丽(第一位):我国儿童家庭投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8-11-1,NO.6P:38;全文选载浙江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2008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
(5)刘秀丽(独 撰):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该担当什么角色,《中国教育报》,2007-12-10,No.第七版
(6)刘秀丽(第一位):中外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研究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7-12-1,No.12P:72
(7)刘秀丽(第一位):学前儿童欺骗的阶段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11-1,No.6P:134
(8)刘秀丽(第一位):学前儿童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0-1,No.4P:1;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转载,2007-1-1
(9)刘秀丽(第一位):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No.11P:13
(10)刘秀丽(第一位):进化发展心理学解析,《东北师大学报》,2006-9-1,No.5P:139;《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006-11-30,No.6P:137
(11)刘秀丽(独 撰):试述中小学教师的应激,《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2-1,No.12P:57
(12)刘秀丽(第二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6-11-1,No.6P:164
(13)刘秀丽(独 撰):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及欺骗发展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0-1,No.4P:15
(14)刘秀丽(第一位):从择业观诠释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5-1,No.P:17
(15)刘秀丽(第一位):西方关于儿童欺骗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5-1-1,No.1P:122
(16)刘秀丽(第三位):汉字结构对汉字识别加工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5-1-1,No.1P:23
(17)刘秀丽(独 撰):西方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No.3P:153
(18)刘秀丽(第一位):日本中小学综合性学习中的福利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2004-4-1,No.4P:61
(19)刘秀丽(独 撰):教育机智概念的澄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6-1,No.6P:57
(20)刘秀丽(第一位):西方关于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探新》,2004-4-1,No.2P:77
(21)刘秀丽(独 撰):社会转型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4-1,No.4P:53
2、著作类
(1)刘秀丽,专著:《学龄前儿童的欺骗-从心理理论视角分析儿童欺骗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刘秀丽,编著:《关键期记忆训练》,白山出版社,2002年10月
(3)刘秀丽,第二主编:《发展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4)刘秀丽,参编:《小学生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5)刘秀丽,副主编:《青少年素质教育全书》(德育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获奖信息】
1.《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一文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07年12月)
2.《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一文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07年09月)
3.《学龄前儿童的欺骗》一书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优秀奖(2007年03月)
4.网络课程《幼儿学习心理学》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成果二等奖(2008)
5.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0年4月)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guolaoshi )
关注公众号
送心理学大礼包!
点击在线咨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