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官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硕 > 汉语国际教育科目基础 > 354汉语基础 >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1)他送给我一本书。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本资料来源勤思考研论坛网友分享,选自完整资料中的一部分,并非勤思考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辅导班讲义。如果你需要完整版的资料可以直接点击这里下载>>>>,或者联系在线的勤思考研老师索取资料VMy勤思考研-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等专业课辅导!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考研,勤思考研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考研资料,资料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汉硕等专业,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所有申请资料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对应专业资料。资料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如果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投诉。

喜欢本文章的同学,还喜欢下列同类型的文章:

本网声明:

凡注明“来源:勤思教育网”的作品,版权均属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其它来源资料系本网编辑网上搜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赞同其言论或立场。如涉及作品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勤思联系,我们会及时注明来源或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联系邮箱:hezuo@qsiedu.com。

(责任编辑:qschenglidan )

回到顶部